提及企业管理培训行业,大多数人脑子里想到的,可能是机场书店里陈列的各式各样的DVD光盘,上面有“成功、智慧、国学、易经”等字样;可能是一个拥挤的礼堂中,数千人振臂高呼“我是最棒的”。
“我是你的老乡,信佛,师傅经常出入中南海!拜托你让我上台分享,我只要3分钟。”在某培训机构举办的一场分享学习体会的聚会中,刘丽丽(化名)对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恳求道。然而,负责人最终以上台人数有限制为由拒绝了。
对于这些人而言,高校的EMBA班吸引力并不大。“EMBA班的教师都是学院派的,这些中小企业主学历不高,没兴趣听;而且,他们都比较功利,希望快速赚钱。”
这就是很多收入颇丰的培训机构的客户:一群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淘到第一桶金的中小企业主们。他们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却遇到了新的问题:企业如何扩张?如何管理日益增多的员工?除了企业的问题之外,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救赎:如何平衡财富、名利和人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越来越多的诱惑?
在这个市场中膨胀最快的企业,就是“会销公司”,而这类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心灵激励”“潜能开发”“成功学”一类。
揭开培训会销“毒瘤”
会销公司是管理培训行业的毒瘤,所谓心灵激励课程,忽悠的成分更大。所谓会销公司,其最与众不同的营销方式就是举办大型的会议和活动,由讲师进行各种激情澎湃的现场演讲,告诉老板们,课程可以解决心灵问题,还有企业战略、营销、团队管理等种种问题。在富有煽动性的场面之下,参会的很多人会在现场直接刷卡,购买课程。
“为了让我去听一次思八达的现场课程,思八达的销售员打电话骚扰了我一年。”某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在这一年里,他换各种电话号码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告诉我这个课程多么的好。”在思八达,成功拿到单子的销售员被称为“战士”,战士们每天都要接受数小时的团队激励——为了更好的业绩。
其实真正让这些销售员如此辛勤工作的,是利益。当一个产业链中间出现了超高额的利润,就会有一大批人为之疯狂,然后这个产业链上就捆绑了无数想发财的人和招生代理机构。思八达找的招生代理,招一个学生,代理拿70%,思八达自己只要30%。
会销公司的产品价格是被肆意放大的,培训讲师素质良莠不齐,公司业绩靠的就是销售。而且,会销与邪教组织也就是一线之隔,可能会撞上政策红线。利益链条形成之后,会销公司也可能会让学员发展学员,然后给予提成,这就是传销。
但是,纯粹的会销模式在一线城市难立足了,中小企业主们也越来越理性。前段时间,聚成出来了一小批人,组织了400人的团队做会销,最后血本无归。这个模式不是人人都能搞成的。
某些会销公司,与非法集资、传销就是一线之隔,他们的确并不该成为行业标杆。比如汇才,这个公司已经被取缔了,罪名是‘精神传销’。
为此,青岛培训网田老师提醒广大企业在选择培训课程或培训机构时务必要注重课程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培训效用,课程是否能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最实际的问题,不要被所谓的心灵激励课程蒙混了头脑,培训一定要选择实战型的,毕竟适合自己企业的才是最好的。